当前位置: 首页 >> 新传动态 >>
经典重现——“第5楼”读书会第六期

    12月3日,新传学院“第5楼”读书会第五季收官之作(总第56期)在学院楼502室如期举行。本次读书会由翟光勇老师主持,新传学院15级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周靖楠、陈逸雯分别担任本次主讲。来自学院的老师和各年级学生共约30余人参加了本次读书会。

    在读书会开始,翟光勇做简短的开场白。他说,本次的《社会传播的结构与功能》与《公众舆论》均属于传播学领域绝对的经典之作,读经典书目可以帮助大家对学科的相关概念进行更好地溯源和解读。接下来,周靖楠从作者简介、内容梳理和个人看法三方面对哈罗德·拉斯维尔的《社会传播的结构与功能》做了细致地解读。她不仅对书中的“5W传播模式”、“三功能说”等概念进行了阐述,还呈现了国内传播学领域的学者对于本书的不同看法。其中,就国内学者因赖特提出传播的“四功能说”,而称其为“拉斯维尔不孝的学生”的看法,翟光勇表示,考虑此问题要结合社会知识学,拉斯维尔和赖特根据政治学和社会学的不同向度提出了不同的观点,其本质均是社会传播的功能,二者并不冲突。而对于相关学者提出的“《社会传播的结构与功能》是美国传播学的冷战宣言”的观点,翟光勇说,此书从传播的传递观入手,客观呈现了传播的流程与功能界定,仅仅从后期因美国经验学派的发展而兴起的量化研究来评判拉斯维尔的作品是有失公允的。

    在第二部分的《公众舆论》中,陈逸雯对作者沃尔特·李普曼、成书背景、文本内容等做了阐释。其中,她着重介绍了此书中“拟态环境”、“刻板成见”“议程设置”等重要概念,并详细解释了拟态环境产生的原因。翟光勇认为,在上世纪20年代的美国,令民众向往的大众民主兴起,而民主则建立在公众讨论上。由于大众传媒的发展,公众可以增加对公共议题的熟悉度,这构成了此概念产生的大背景。但是由于外部结构性的原因,如权力、资本、意识形态等,以及公众主观上的因素,如成见和兴趣,公众所接触到的不是事实镜像的反馈,而是经过加工,重新加以结构化后的内容。针对文中提到的缓解此问题的方法,如建立独立于任何机构之外的情报机构,依靠专家对现实世界进行解构,再将理性的观念传递给公众等方法,有其合理性和可行性。

    作为“第5楼”读书会第五季的收官之作,本次读书会带领大家深入经典,为在座师生在传播学方面的学习打下了夯实的基础。第五季的收官仅仅是阶段性的句号,“第5楼”读书会作为师生读书交流的平台,逐渐吸引着更多爱读书、爱思考的人。这样的“读书共同体”让师生们可以更好地“做喜欢的事  读有趣的书”,一起分享读书感悟、相互学习提升。(文/张悦    图/刘体凤  陈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