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传学子 >>
【暑期三下乡】调研乡村振兴:板桥突围“三步走”

为弘扬时代新风,培育文明乡风,黄山市板桥乡着力在打造“山泉养鱼”产业、发展乡村文化、建设美丽乡村环境三个方面下功夫,不断推进文明产业进乡入村、文明文化进家入户、文明环境进心入脑。

近日,安师大赴休宁“调研乡村振兴的徽州样本”国情社情观察团队践行青春“三下乡”的实践精神,前往黄山市休宁县板桥乡,寻访关于当地产业振兴、文化振兴、乡风文明的故事。

泉鱼——引领徐源“产业河”

719日上午,团队一行十余人在“胡书记”的陪伴下去徐源村胡成久爷爷家,开启了此次暑期实践活动探寻产业振兴的“奇幻”之旅。

走进徐源村,清澈见底环绕村庄的小溪,家家户户房前屋后的鱼塘,让人感觉到走进了名副其实的“鱼米之乡”。村里的山泉养鱼户主之一胡成久,与她的妻子一同经营着一家渔家乐。在外人看来,胡成久身上有着不一样的“不等式”。他放弃了20多年的茶叶生意,返乡创业,成功用传统的山泉养鱼技术带领着全村甚至全县人民发家致富,将徐源村“山泉养鱼”品牌成功打造成全国一流品牌。

“小小鱼窝变成金窝银窝。”胡成久对传统的养殖方式充满了自信,他坚信,老祖宗那个时候的养鱼方法是一种科学养鱼的方法,而这种传统方法不能断了,要继续把它发扬光大。多年来,他毫无保留地将养殖技术传授给村民们,并希望通过这种代代相承的方式,将这“石头缝里的空气”传给后代。采访之余,胡成久拉着记者一同参观他的“小小鱼窝”,从养殖方法到鱼儿性情,事无巨细,他都样样到来……

谈及未来山泉鱼的发展趋势,胡成久表示,“未来的规划还要发扬光大,就是要保持品牌,所以根据目前的形式看起来,我们的鱼最低不能低于三年。”在他看来,他这一生能把这一件小事做好就好,不盲目扩大战线。宁可产量小,也要质量好。

在板桥乡,胡成久不仅是一个小小的山泉养鱼户主,在他的身上还具有着劳动者的责任和担当,在村民眼里他就是位最美徽匠,是最美徽匠精神的传承和延续。

                               

皮鞋——传承梓溪“文化路”

719日下午,团队成员一同前往板桥乡梓溪村,去那里探寻当地是如何以红色文化为主脉,助推乡村振兴。去往汪跃良先生公司的路途,角角落落的红色元素、整洁干净的养鱼池塘、清澈见底的溪水,依次映入眼帘。

深藏于皖赣交界浙岭脚下、沂源河畔的休宁县板桥乡梓溪村,是休宁境内两处革命老区之一,至今还保留着大量的红军遗迹。但是很长时间以来,这个小山村始终守着绿水青山,却找不到换取金山银山的“钥匙”。2017年,汪跃良找到了撬梓溪村金山银山“大门”的钥匙。在板桥乡政府领导的邀请下,汪跃良下定决心,放弃杭州18年的创业,不顾家人的反对,回乡发展红色文化,助力家乡乡村振兴。

他边回忆边告诉我们,当时,在乡党委的支持下,他和大伙们一起对村庄革命历史资料、实物等系统搜集整理,走访健在的老游击队员和支红老人,形成报告文本和视频资料,并以此为基础,建设了梓溪红色印记陈列馆,向人们全面介绍梓溪的红色历史。

“我从杭州回来,当时带了七双皮鞋回来。这七双皮鞋在经过两个多月的打造之后,七双皮鞋全部穿破。”汪跃良向团队细细介绍,那时,村里卫生环境较差,便民设施也缺少,要想发展红色旅游基础很薄弱,特别是进村后,路边布满了近100多个粪缸。尽管对于农民农耕来说,方便又省力,但是对于开发乡村旅游发展业来说,损害了梓溪形象,二者利益的冲突使得双方很难达成协议。为此,汪跃良没少上门做工作,而且每次都要去劝说很多次才能成功。

经过汪跃良的带头改造后,梓溪村的红色旅游发展得如火如荼。板桥乡党委、政府曾把梓溪的发展称为“梓溪速度”。梓溪村在他的带领下,用红色文化谱写着当地振兴之路。

                                   

                                                               

垃圾——兑换板桥“生态乡”

2016年开始,板桥乡以打造美丽乡村建设为契机,结合全域环境整治、新安江源头流域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推进垃圾兑换超市模式。早到浙江垃圾兑换的概念出新,近到休宁县流口镇的首次试点,因地制宜的创新管理却成为板桥村垃圾兑换超市出彩的关键。
    7
22日,团队成员前往板桥乡。队员们通过采访板桥乡副乡长兼垃圾兑换超市模式推动者胡勇,聆听板桥乡垃圾兑换模式从照搬照抄到因地制宜的创新故事。“一开始烟蒂、烟头设置的兑换标准非常低,一大杯只能兑换一小块肥皂。但在实际操作中,当地烟头的量并不是非常的多,所以我们及时调整了兑换量。”胡勇向记者举例道。“在这之后老百姓收集烟头烟蒂的积极性更高了,政府调整的一小步,赢来的是乡风文明一大步。”
  
“今年第二季度我们共收了塑料袋19290只,纸杯4963个……”垃圾兑换超市负责人汪卫华向队员们展示了登记簿和每季度的统计单。在实际走访垃圾兑换超市过程中,队员们还遇见了前来兑换垃圾的村民余四女。“70个塑料瓶就可以换一块肥皂嘞!”她冲着镜头开心地笑了,“我们现在村子里街道上的垃圾少了,看上去也干净整洁多了”。
  
当问到不足任需改进的地方,汪卫华思索了一下,答道,“那就是兑换的东西品种再多点咯!”之后,汪卫华又和队员们介绍了垃圾处理流程。 “垃圾兑换超市墙上的兑换物品项目表,对每一项兑换的指标都进行了分类,保障了老百姓在兑换之前所做的垃圾分类处理。”胡勇说,“老百姓的环保意识肯定是增强了。”

    在那个物资匮缺的年代,小商小贩走街串巷以鸡毛换糖换出了微薄盈利。而在数十年后板桥村,垃圾变废为宝,新式“鸡毛换糖”却换出了绿树青山。

                                   

“泉鱼”、“皮鞋”、“垃圾”,板桥乡通过这“三步走”盘活了农村的产业、文化、环境,提高了农民的收入,也提升了村民的获得感、幸福感。(文/韩力、刘纤纤、王璐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