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传学子 >>
【新传先锋“三下乡”】我院赴潜山实践团队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调研

    七月十日,为更加深入了解潜山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状况,我院赴潜山实践团队来到了潜山县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王河舒席的制作厂房。在王河舒席负责人唐先生的带领下,队员们有幸走进这项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了解它背后的故事。

    王河舒席,俗称水竹席。唐先生告诉队员们,“水竹”名称的由来并不是因为其生长在水里,而是因为它们生长在高山的山顶上,竹子的上端一直浸润在山顶的水汽中,故名“水竹”。正是由于这种生长环境使得水竹相较于其他竹类更柔韧、不易破损,水竹席也因此比起其他凉席质量更好,还会随着时间的过去越来越凉。而水竹对其生长环境有着严格的要求,所以现在水竹数量日益减少。唐先生表示:“与其说水竹席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保护,不如说水竹需要政府和人民共同保护。这也是一种文化啊。”

    队员们跟随唐先生进入了厂房,唐先生向队员们一一介绍了水竹席的制作过程。从选材到最终编织,一共经历了十余道程序,每一道程序都需要数名工作人员来完成。队员们发现,在这工作的员工,大多是妇女和五六十岁的中老年人。队员向唐经理提出这个问题后,唐经理也无奈的感叹道:“这份工作不仅很辛苦而且挣得钱少,年轻人都不愿意从事这份工作,你们看年轻人出去一年就能开个小车回来,谁还愿意在家做这些累人的活儿啊。”

    一名正在制作王河舒席的妇女向队员们展示她由于长期从事这份工作,手上磨出的一层厚厚的茧,她说:“这样的茧,在这工作的人几乎都有。”如果说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非物质文化”指的是无形的文化,那“遗产”两个字就说明了它的珍贵与不可替代性。它的传承需要的不仅仅是一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牌匾,更是处在这个时代中的我们尽可能多的关注和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