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传学子 >>
揭开你神秘的面纱 黄梅戏的前世今生——传媒学院赴安庆之倾听黄梅暑期实践活动

      皖之西南有一座“千年古城、百年省会”,这便是独秀故乡,海子故里——安庆,这儿的风土人情孕育了中国五大戏曲之一的黄梅戏,以往在荧屏上和舞台上,《天仙配》、《女驸马》的故事已经传遍千家万户,但是大家却对黄梅戏的前世今生了解甚少。2013年7月6日,bet356亚洲版体育官网传媒学院赴安庆之倾听黄梅实践团队来到了黄梅戏博物馆,为大家揭开黄梅戏神秘的面纱。

      早上,小雨淅淅沥沥的下个不停,一扫前几日的闷热与烦躁。上午九点整,队员们在队长胡逸涵的带领下,进入了位于安庆市迎江区湖心中路市民广场旁的中国黄梅戏博物馆,博物馆就坐落在黄梅戏艺术中心的一侧,钢体结构加玻璃幕墙,很漂亮,与内部展示相辅相成,可谓现代与传统的结合典范。她镶嵌在湖边,如同蚌壳上的一颗闪亮的珍珠。进入馆内,映入眼帘的是一张巨大的黄梅戏海报。一楼入口处是巨大的舞台式幕墙上,幕墙上是吴邦国委员长的题词:“皖国故都,黄梅之乡”。在解说员将近一个小时的解说下,一路游览,黄梅戏艺术展厅共分三层陈列,和五个主题:“戏曲之乡 源远流长” 、“黄梅绽放,梨园奇葩”、“梅开数度,生机无限”、“凝心聚力 共谱华章”、和“黄梅戏舞台美术展览”。渐渐,黄梅戏的前世今生,庐山真面,展现在我们面前。

      一层的展示厅介绍了黄梅戏的由来和发展,同时还展出了一些珍贵文物,有各种拓本,古时演出道具等等。从中队员们了解到几乎所有戏曲都起源于古时的祭祀活动,傩戏便是其一。人们为祈福,戴上面具假装鬼神显灵,哼唱念白,这便是戏曲之源。而黄梅戏原称黄梅调、采茶调,直到清朝中期,四大徽班进京,程长庚等台柱子入京发展,乃有京剧。而安徽本土,在青阳调、徽调艺人的与班社的引领帮助下,黄梅戏胚胎成熟。渐渐从乡间草台走向都市大舞台。

      二层介绍了解放前后及新时期黄梅戏的发展,以及展览了一些优秀演员剧照,如严凤英,韩再芬等等。其中黄梅戏从草台班子从偏于一隅到为全世界所了解,要追溯到1952年至1954年的华东区小戏调演和华东区戏曲观摩演出大会。黄梅戏在群众中的影响越来越大。也就在1953年,在合肥成立了黄梅戏剧团。此后黄梅戏飞跃发展,在老一辈黄梅戏表演家严凤英、王少舫的努力下,黄梅戏最后终于奠定了中国五大戏曲之一的地位。新时代韩再芬、马兰再续新曲,更是有了今天黄梅戏的繁荣。

      三层是一些优秀剧目及演员介绍,还有实物展。包括古时花轿,古时箱子,兵器架......

      整个博物馆给队员们留下深刻影响的有三样。一:场景再现。博物馆还原了许多戏剧场景,像《徽州女人》第一幕《嫁》,让人置身其中。二:不断播放黄梅戏的经典老片段的老式放映机。三:高科技放映器。3D影像展示,微缩模型加上激光灯,效果很好。

      黄梅戏用安庆方言,讲述了了一个又一个形象生动的故事。多彩的服装,多样的饰物,多种乐器的共鸣给人们以视觉和听觉的饕餮盛宴。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黄梅戏有其特殊的意义和价值。与此同时中国黄梅戏博物馆的建成也体现了安庆市政府对于当地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重视。相信黄梅戏在一代又一代黄梅人和政府的共同努力下,会走的越来越远。(文/胡逸涵 陈蕾 解红伟 图/胡逸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