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传学子 >>
【新传学子看安徽“融长”】外来的“葡萄”本地的“风光”

      夜已过半,劳作一整天的蓝晓根和妻子朱月红躺在床上却翻来覆去怎么也睡不着。

      看着有些急躁的妻子,蓝晓根决定出去看一眼。起床、穿衣、撑伞、开门,难眠的雨夜,一气呵成的准备工作看起来分外利落。他透过葡萄园的蓝色铁丝格门往里望,白色大棚里的洼地上已经泛起了光亮,稍稍犹豫了一下,他还是转身回了房间。 

      正值葡萄缀果上市的季节,近一天一夜未曾停歇的大雨,打在了宁国市云梯村的土地上、打在了畲乡红家庭农场的葡萄藤架上,也打在了蓝晓根和妻子的心里。

“她嫁过来了,把‘葡萄’也一起带过来了”

      时间退回2012年,彼时的蓝晓根还没有想过会和葡萄打上交道。

      和前妻离婚以后,他决定出去闯闯,多方辗转后在江苏承包了27栋楼房的外墙粉刷工程,并在机缘巧合下结识了妻子朱月红。“我老婆是江苏南京人,她陪我从大城市回到了大山,中间经历了很多困难,但她都心甘情愿的陪我把苦日子熬出来了。” 只要提及妻子,蓝晓根就会停下手中的活计,语气放亮,连表情都与平时格外不同。2014年,蓝晓根和妻子结了婚,并前往上海继续承包粉刷外墙工作。“在葡萄种植方面,她是我的启蒙老师,没有她,我肯定不会想到做这一行。”正是这一年,他嗅到了家乡的发展契机,他本着回家干一番事业的念头在妻子和舅兄的支持下回到了家乡,工作类型也从工业转移到了农业。

      “我就是在葡萄园里长大的,我知道种葡萄的辛苦,但是我也有一定的经验,既然决定做了,就要和老公一起把葡萄做好。”葡萄对于朱月红来说,曾经是一种凭感觉就能打理好的特殊存在,时隔几年,她、葡萄和这种微妙的感觉都追随蓝晓根“苏根皖植”,在这个小村庄里破土生根、枝繁叶茂。

      和很多人“吃吃喝喝是有的”的思想不同,蓝晓根和妻子的勤奋苦干与相互扶持更显弥足珍贵:“我们俩在生活上和工作上的默契都可以用天衣无缝来形容,她是‘天衣’,我是‘无缝’。”他们一致认为“生活就是苦出来的”,不扎在葡萄园里,不全力和葡萄打交道,是不会有好的收获的。在他们的葡萄园里,修剪采摘、称重贩卖,从葡萄开花坐果到送进市场,每串葡萄都要经历至少20多遍的抚摸。

“先看别人是怎么做的,回过头来还要比他们做的好”

      蓝晓根几年的打拼所得为他心中的葡萄园雏形夯实了根基,正如他所言,资金解决了,就要抓紧搞技术才行。蓝晓根和妻子最先去了南京学习种葡萄经验,在朱月红的老家呆了两个多月。“我都是一家一家的进田里看,学习葡萄是怎么种植的,看大棚是怎么搭的、钢丝是怎么拉的,而且我对这方面感兴趣,一学就会,一连去了好几年。”在蓝晓根和妻子的学习与张罗下,葡萄园热火朝天的建了起来。目前为止,畲乡红家庭农场的十四个葡萄品种和90%的农药都是从张家港引进购买。

      2017年6月初,在宁国市政府的组织下,包括蓝晓才在内的100多个种养大户前往浙江汾水等地学习农业种养技术和理论政策,蓝晓根深知种葡萄不是一蹴而就,需要不断的吸取先进经验,尤其是江苏和浙江的葡萄基地建设,不断的往上贴,把技术“请进来”,这样才能把娇贵的葡萄养的更好。不仅如此,蓝晓根的立体农业和生态农业也做得有声有色,他在葡萄园里养了羊、鹅、鸡、鸭、大雁,鹅除杂草、羊吃废叶、鸡啄害虫、粪便施肥……不仅保证了葡萄的高品质,还节约了成本、增加了一笔不小的收入。这种健康自然的种养状态正如他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人来于自然,归于自然,融于自然,一切就自然而然。

      宁国的气候所带来的温差、水分、土壤等给了葡萄园天然的养护优势条件,但更重要的是他们漫长的摸索与学习,这些指针转过的岁月换来了他们今日的风光与灿烂。

“我十分讲究游客的势头、政策的势头和发展的势头”

      “老板娘,给我摘几串葡萄,我要招待浙江过来的客人。”花溪谷的老板黄春峰的车子稳稳地停在了葡萄园门口,临走之际还和蓝晓根互加了微信,以方便之后的购买。短短三天时间,这已经是他第二趟来葡萄园了。“这家的葡萄品质绝对没话说,价格也很合理,我只要是有重要的客人过来,就要来这边买点新鲜葡萄招待。”正是因为优良的品质,畲乡红家庭农场的葡萄在苏浙沪游客圈子里远近闻名、供不应求,络绎不绝的回头客和新客户为葡萄辗转而来。为此,蓝晓根和妻子根据雨棚、大棚、露天种植把农场里的部分葡萄错成三个时间段,保证葡萄更好的供应,防止游客乘兴而来、败兴而归。

      在蓝晓根看来,种葡萄不仅要考虑技术、资金等问题,政策也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要吃透政策,向国家政策靠拢,无论是办农家乐还是搞种植,都要跟着政策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就是一个典型的好政策。”作为一个前卫的现代农民,蓝晓根每天都会看新闻联播、焦点访谈等节目,实时关注国家的风向标和政策实施。

      “我现在有15亩葡萄地,我给自己定了一个目标:70岁!30亩!把葡萄园做成吃、喝、玩、乐、带一体化服务的现代体验式采摘园。”蓝晓根深知当地的旅游景点不足,游客体验感差,留不住客人,托不住村子的长久发展。在5年的葡萄种植和政策了解后,他长久以来萌发的转型想法正准备付诸实践。

      宁国皖浙交界的地理位置无疑给了蓝晓根一个更加优质的学习环境和销售渠道,他的葡萄园也在宁国“对标苏浙沪,争当排头兵”的铿锵步伐中打出了一个还算响亮的名声。但正如“转校生”安徽融入长三角的缓慢节奏一样,畲乡红家庭农场的转型之路还很长很长……

      距离下一轮劳作只剩下不到两个小时的时间,听到窗外依然淅沥的雨声,他们估摸着这场大雨对葡萄生长销售可能会带来的影响。本着一贯“虫来我挡,沟溢我开,水来我排”的种葡萄路子,蓝晓根和妻子终于进入了梦乡!(文/刘宇红 丁立群 图/仇桢祺 袁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