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传学子 >>
【暑期三下乡】新传学子赴泾县探寻油布伞的前世今生

      7月11日,安徽师大新传学院赴查济“聚焦非遗开发,说好古村故事”实践团队来到安徽省宣城市泾县孤峰乡孤峰村,与郑国民进行了一次深入访谈。

      郑国华,出生于油布伞世家,身为第六代传人的他,从小便跟随家里人学习制伞,16岁进入油布伞厂工作,21岁成为厂长,1991年创办国民油布伞厂。

多年制伞,硕果累累

      刚进门,便望见了五颜六色的油布伞海洋,“这些伞还是半成品。”郑国民介绍到。从小就生活在这样的庭院中,郑国民对于这样的美景早已习以为常。这里是中国泾县最佳摄影点,来自海内外的摄影爱好者常常慕名而来。国民油布伞还与横店影视城、无锡影视城,中央电视台电视剧制作中心等合作。一张张相片记录下了油布伞令人惊艳才美,“这张被评为安徽省第19届摄影艺术类奖,这张被《中国旅游报》刊登过。”郑国民指着相片说道。

     郑国民滑动手机屏,继续给队员们展示,Angelababy拿着他做的伞拍过照,还有《青云志》,《那年花开月正圆》,《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等等。

      对于制伞,郑国民坦言,小时候其实是有些抵触的,周末本想出去玩,却被爸爸妈妈留在家里帮忙。可到后来,他慢慢体会到了身为非遗继承人的自豪感,提起郑家人做的伞,大家都说好。

      功夫不负有心人,据悉,国民油布伞厂是全国唯一一家规模化生产油布伞的厂。多年艰辛付出,终于换来了硕果累累。像“安徽省老字号”这样的奖牌在床上放了一摞,拉开柜子,也陈列了许多证书。

适应市场,不断革新

      说起自己多年的制伞经历,“那是家里传下来的东西,这项技艺更多是用来维持生计的。”

      油布伞历史悠久,却面临着失传的困境,手艺人制作的工艺品因为工序复杂,周期长,价格高而销量低,不少手艺人因工资待遇低都离开了,郑国民却依旧负重前行。

      郑国民回忆,80年代受到洋伞冲击,销量下滑,大批工厂倒闭。郑国民的油布伞厂之所以能挺过难关,顺利存活下来,原因在于适应市场,不断创新。

      不仅于此,郑国民还致力于开发国际市场,他的“润泽牌”油布伞远销日本、韩国、德国。他拿出一把改良过的墨绿油布伞,伞把是用笋根制作而成的,伞面选用绿色环保的材料,高品质的伞很受海外市场欢迎。郑国民将杯子里的水泼到伞面上,奇异的是,水滴并没有汇集成水柱倾斜而下,而是化作一颗颗圆形的水珠,在阳光的照射下闪着剔透的光芒。

破除困境,传承技艺

      “章渡的干子,孤峰的伞,黄田的姑娘不用捡。”以前,一把黄色的油纸伞,是很多泾县人的美好回忆,现在,将这种技艺传承下去面临着一个又一个难题。

      “要保护传承一门手艺,光靠个人肯定是不够的,还需要社会国家的帮助。”郑国民眯起眼睛,陷入回忆之中。70年代,当时的社会环境并不利于厂子的生存,政策没有足够的重视,税收制度不够完善,种种原因,不仅仅是油布伞,那时候好多行业都面临着困境。“不过现在好多了,大家普遍意识到非遗传承的重要性,政府也在出力。”但这还远远不够,个人与社会,需要更多的努力与帮助。

      郑国民称厂内现在依然靠纯手工制伞。很多制作步骤需要凭借经验、手感,更重要的是,“油布伞的市场目前还很狭隘”,郑国民摊了摊手,“代理商也并不想我们开网店,不想失去代理机会。”

      尽管困难重重,但郑国民和他的油布伞厂却一直在努力,把油布伞做好,油布伞厂做好,他们守护着这门技艺,不让它在时光中流逝。

      屋外,制伞师傅心无旁骛,专心于手上的工作,屋外,阳光洒在他的身上,显得温暖而又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