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传学子 >>
【暑期三下乡】调研新时代 青春在路上 ——记安师大新传学院调研团队赴安徽省三峡移民村开展实践调研

                    “有风自南方来”,新传学院赴江“关注三峡移民 助力乡村振兴”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前期入选南风窗“调研中国”项目全国三十强团队,并且乘风作势,在安徽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省水库移民管理局、各调研地政府和学校、学院的大力支持下,走进长丰县、含山县,亲密接触“三峡移民”这个逐渐被遗忘的群体,实地调研乡村振兴背景下三峡移民创业热的现实情况,填补安徽省三峡移民相关研究的空白,为新时代农村建设发展提供借鉴与思考。

      团队有来自新闻、广告、摄影、旅游管理专业的18位学生,长丰、含山多地联动,进行了为期半个月的采访写稿、图片拍摄、影像制作、后勤统筹等工作。

      7月15日,团队入驻长丰县丰峡村。

      在丰峡的八天,定量研究与定性调研双管齐下,线上线下翻阅了十几万字的移民资料,结合小分队海采情况,将团队成员划分为四组,分赴采访四位典型创业代表,集中走访,勾勒移民群像。

       调研一组聚焦制作四川小吃的早餐摊点主人,进行从出摊到收摊的全程跟采跟拍。经历了凌晨三点出摊的困倦,感受了四个多小时高温翻炒杂酱的疲累,调研队员在共情的基础上述写真实,剪辑细节。

      调研二组跟随草莓种植大户,从广阔的田野到种植户的家中,从清晨迎着朝霞出发到傍晚伴着晚霞同行,用文字和镜头同时记录下移民者的创业点滴。     

      调研三组队员与龙虾养殖新手深入交谈,前后四次来到虾塘探访,凌晨五点的虾戏水塘,夕阳余晖下的田间专访,都跳动在实践队员的文稿和一帧帧的画面之中。

      调研四组的工作随着“毒日头”和粮食酒如火如荼的开始,逐步接触酿酒创业者的艰辛历程,采访、写稿、摄像、剪辑,队员们坚持高度还原真实,把他们的故事用纸笔和镜头转译。

      7月23日,实践队员抵达含山。

      和集中安置的丰峡村不同,含山县的移民均为分散安置,移民由抓阄决定安置点其中,仙踪镇、林头镇和运漕镇是三个最为重要的移民安置点。实践队员们因此因地制宜,居住在县城,每天在县城和各个村镇间往返。

      闷热的伏天,一两个小时的车程本给身体带巨大“压力”,加上屡次遭受“闭门羹”“放鸽子”,含山的调研没有预期的顺利。队员们只能“三顾茅庐”来赢得采访对象信任,获得最真实的材料。

       遥远的路程、无常的天气、时间的不统一、采访对象面对记者和镜头的紧张感……队员们每次外出前都要仔细应对每一个细节。分配任务、总结工作、一次次出发,队员们虽然青涩,却不维诺,调研任务虽然艰难,但没有人不退缩。

      穿着蓝色T恤衫,拿着采访本走街串巷,这是赴江北实践队员;一个角色演绎了18年,每一个平凡和艰辛当做初心,始终在出发,这是皖北三峡移民。

      19篇稿件,13组图片,3个人物视频,1个团队视频,1个调研纪录片,1份调研报告,新传学院赴江北专业实践团队躬身调研,收获的不仅是能力的提升,还有新时代中国向上向善的力量。

(文/丁立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