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传学子 >>
【暑期三下乡】蜀源古村:一祠一历史,一碑一故事

       “每天都会有几百个古村落消失,消失的是村落,增添的是无处安放的乡愁。”古村带给人原生态的美景,让人感慨于岁月的鬼斧神工。载满文化碎片的蜀源古村坐落于黄山南麓,北接呈坎,东临歙县。因其四周环山,地貌酷似四川盆地,故名中有“蜀”;又因源于灵金山中的金带溪纵贯全村,源远流长,故名中有“源”,合曰“蜀源”。徽州的历史是一部中国千年来的文化史,这个占地面积2.6平方公里的村落,将自己自宋建炎年间八百余年的历史用牌坊群、古宅、祠堂向人们娓娓道来。

       黄花绿柳碧波清,洗落红尘步古行

       安静、寂寥、空灵是蜀源给人的直观感受。目及之处仅黑白灰三色。行囊,单反在这座原生态的小村里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村中人烟稀少,老人居多。时逢三伏,烈日下的古村鲜有车辆出入,劳作的人也都选择避开三伏天,虽然常常看见三两人围坐在老房子前,但只有走得近了才能听见他们的交谈声。

       热浪滚滚,即便绿树成荫也无法调节村中的气候。但就是这样一座古朴的村落,没有所谓的宅墙半垄,黛瓦青砖花满楼,却有岁月镌刻下的裂缝和烙印在村里的历史气息。

       牌坊板柱东西列,忠孝节义前后名

       蜀源这座代表性的江南水乡风韵的徽州古村落涵盖徽州三绝——古祠、古民居、古牌坊。

       蜀源村口有三座牌坊:赞宪坊(建于明嘉靖年间)、贞寿之门(建于乾隆39年)、节孝牌坊(建于乾隆7年)。三座牌坊紧紧相连,每一座牌坊都是一个故事。多年之后,牌坊静静地伫立,它无法诉说,等待着人们拨开经年的浓雾,在冷冰冰的石块上感受忠、孝、节、义的温度。

       沿着蜀源村口往里直走,在小道的左边有一座祠堂,名为“孝徵祠”。祠堂是明朝时期为了纪念一位名为鲍钊的孝子所建。鲍钊的父亲鲍珍在当时得了一种怪病,名医均束手无策。恰有一位方丈来到蜀源,便告知鲍钊太和山上有圣玄武真君,替人救苦救难十分灵验,只要求他,就能有求必应,一家人立马摆桌设香案,每日祈求。过了几天,鲍珍的病果然好转。为履行还愿的承诺,鲍钊便跋山涉水前去太和山。就当他们到达时,太和山大风狂吹,大雨倾盆。一行人都惊慌无措。唯独鲍钊自始至终不惊不吓,心中平静坦荡,说“父疾顿愈,千里躬诣 还愿,赴汤蹈火在所不辞”。语罢,雨霁天开。鲍钊还愿回乡后,他的孝心至诚感神之事传开,他去世后人们为了纪念他建了“孝徵祠”。

       鲍钊的故事记录在《孝徵录》中,一代代的传承下来,经久不衰。

       五百年代石器耀,官商一脉世人惊

       蜀源人是寻根的。鲍氏八百年前迁至蜀源,其后代一直在此繁衍,守住了这个古村。直至今日,古民居、桥梁、石雕等大多数古建筑依旧保存完好,这和村中的人息息相关。

       鲍氏一族才人辈出,历史上鲍荣公曾担任户部尚书,鲍氏一族自一品官至九品官共计109人。雄厚的财力,加上超前的保护意识,让古代建筑艺术、雕刻艺术在数百年后依然可以大放异彩。

       鲍家第32代后裔鲍宽迪老先生,这位八十多岁的老人曾任蜀源村村长。在他担任村长的十九年间,他致力于整理鲍氏家谱,保护蜀源历史文化。一砖一瓦鲍老谨记在心,他用十一年的时间整理资料,身体力行,走出蜀源,宣传蜀源的历史文化。除此之外,鲍老致力于旅游业的发展,引进“农家乐”,主张办民宿。鲍氏后裔身上,依旧流淌着乐善好施,不畏艰辛的血液。

       古今相接翻新篇,村民脸上笑容甜

       自2004年起,蜀源利用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源远流长的文化底蕴大力发展旅游业。

       蜀源村通过招商引资,在村中以古民居为基地,将其建设成民宿,同时将民宿与农家乐相结合。在经营方式上,民宿投资者一般雇佣当地村民来经营,这在丰富了村民生活方式的同时为他们带来了些许经济上的效益。

       “葵花节”如今也成为了蜀源的特色。葵花种植技术来源于内蒙古,蜀源葵花种植的负责人鲍恭瑄在听取专家意见后开始实施轮作种植,即春季播种油菜花,夏季播种葵花。油菜花与葵花的一系列农副产品均发放给当地的贫困户。由此,葵花种植也成为了蜀源定点扶贫的一个项目。据蜀源村相关负责人介绍,每年九、十月份是蜀源的旅游旺季,游客络绎不绝。正如负责人占俊书记所说“我们把葵花节打造成蜀源的品牌,以此为切入口,将旅游资源推广出去,让更多人知道蜀源的历史。”蜀源坚定地走上招商引资的道路,将更多福利带给村民,打造魅力新农村。

       正如“城市不会泄露自己的过去”一样,古村亦然。蜀源的历史被写在牌坊的石碑上,古墙的裂缝里、祠堂的资料中,每一道印记都是抓挠、锯锉、刻凿、猛击留下的痕迹。蜀源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将成为日后发展不可替代的历史印记,成为世世代代蜀源人的情感寄托。(文/付夏 图/周林 刘成俊)